荣锦路_第70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70节 (第1/4页)

    ??“当初不给我们河工银两,现在不管我们死活再正常不过了。”

    ??第144章 漕运

    ??章县, 位置特殊, 大运河便从此经过。

    ??自隋朝开凿大运河以来, 前唐, 陈,到现在的齐都一直使用, 并且各朝各代都在不断地修建和延长。

    ??虽说大运河的更多的是为了保证京城物资的运输, 但却也对各朝的经济和民族满融和融合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    ??大齐对大运河一直都在进行疏浚和整修。对这些河道进行疏浚的工人被称为河工,而在一些险滩恶水中容易搁浅的地方,必须要好多人合力拉船才能让船顺利通过,而这些拉船的人被成为纤夫。无论是纤夫还是河工,都是生活在运河两岸的百姓,平日里除了种点粮食外,其余的时间全部被官府征调为河工和纤户, 以保证河运的正常进行, 因这些人都是为漕运出工, 所以又被成为漕户。

    ??这些河工和纤户并无多少田地可种, 多是靠官府发的护河款为生, 可以说若无这些护河款, 河工和纤夫根本就无法正常的生存下去。

    ??“你们是河工还是纤户?”沈皎问道。

    ??“我们是河工。”李三答道:“我们旁边的临水村里的人是纤户。”

    ??“章县的县令也欠了纤夫的工钱?”

    ??“这还用问?”李三气愤道:“不只是我们,凡是章县的河工和纤户, 哪个不是一样的。”

    ??“章县的县令欠了你们多少工钱?”

    ??“欠了多少?”李三说道这,气得蜡黄的脸上都浮起了红晕, “自打他来了之后便说漕运衙门给的护河款没有到位, 所以先欠着, 让我们回去等着,我们有什么办法,只好等着。”

    ??“可我们也要活不是?等到实在等不下去的时候,每个村就由村正领着,带着些老少爷们去问衙门讨要,十次有一次给我们一点钱,有时候多要两次,便会被县太爷身边的衙役们带走,要不然说我们聚众闹事,将为首的几人痛打一番,还有时候被关进大牢里几天。”

    ??“长此以往,谁还赶去问县太爷要工钱,那时候,河口还没有决堤,风调雨顺的,靠近自家种的一些粮食,和那不到一半左右的工钱还勉强能够糊口,但今年,这河口决堤,县太爷干脆就不发给我们银两了,家中又因为水灾没有粮食,哪里还能活得下去?”

    ??“为何今年不发给你们银钱了?”

    ??“听说这些年朝廷屡次派出巡河官员,前来查看河道情况,听说去年上任的什么张大人对河道的情况很不满意,听说县太爷被那位张大人训斥了,回来后便说是我们河工和纤户不出力,不发给我们工钱了。”

    ??“哪个张大人?”沈皎对李三问道。

    ??“那些大官的名字我们这些老百姓怎么知道?”李三道:“不过,这这个张大人好像还真的挺关心河道的,和那些被朝廷派来查河道的人不太一样。那些人只跟着那些漕运衙门的高官们吃吃喝喝,从不见他们下来,这位张大人还真的来问过我们这些河工和纤户的情况,还在河道和河口边呆过很长一段时间,我偶尔听人说过一两次,说这位张大人实在勘察河道。”

    ??“不过,他对我们问了些话,虽然我们是实话实说,但县太爷非说是我们恶人告状,让他受了责罚,所以便不给我们工钱了。”所以,他也不喜欢这位害他们连一半工钱都拿不到的张大人。

    ??“张大人?”沈皎对着身旁的暗彦问道:“可是张敬宗张大人?我记得他是去年被调任来山东担任左参政的?”

    ??“不错。”暗彦道:“公子好记性。因王渊大人的屡次弹劾,朝廷多次查询无果,所以,最后陛下将张大人派往山东,任左参政,希望其能真正考察一下山东的河道情况。“

    ??沈皎点了点头,每个朝代的官员中,总有几个对不太适合围观的人,这位张敬宗张大人便是其中之一,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位能臣,他毕生的研究都在河道治理上,对河道的研究可谓是当世第一人,但其在情商上似乎颇低,在工部几乎是被孤立的存在,除了和工部右侍郎陈寂还有些往来外,其余的人皆无半点交情。不过,也正因如此,天和帝才将其派往山东。

    ??“你们的护河款是漕运衙门直接拨款的,难道你们就没有到漕运衙门告过状吗?”沈皎在清楚张敬宗的情况后,又对李三问道。

    ??“怎么可能没去过?”李三说道这,眼中似乎有点发红:“就因为去了趟漕运衙门,我们还死了一个兄弟。”

    ??“漕运衙门根本就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。”李三红着眼,后面的村名听到他的话,也似乎颇为伤感的样子,“一开始,县太爷不给我们工钱的时候,我们也去漕运衙门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