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氏族_第1092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092节 (第2/3页)

明绝顶,还是说她愚蠢至极。”

    ??自齐朝跟天元王庭国战开始,黄远岱南征北战这么多年,也说得上是算无遗策,尤其当年主持河北义军大局的时候,跟萧燕反复交手,多次打破对方的重兵围剿,让萧燕拿他毫无办法。

    ??如今,他却被萧燕两个简单的战术布置给搞得只能摇头叹息,莫说左右战局,一时间连摸透对方的想法都无力,不能不说是一种宿命的轮回。

    ??赵宁不仅听得一阵默然,而且陷入沉思。

    ??萧燕误打误撞的可能性很大,但要说对方是有意为之,赵宁也绝对相信。那毕竟是一个强劲的对手,有着非同寻常的才能。

    ??倘若萧燕是有意为之,那她为什么会这么做,目的又是什么,暗含什么深意,接下来还会有什么出人预料的举动?

    ??赵宁必须揣摩对方的想法。

    ??这是双方统帅在战略层面的较量,决定的是战场大势。他们随之做出的每个决定,都会影响成千上万人的生死,甚至大晋的国运与苍生都栓在他们的脑神经上。

    ??赵宁不能掉以轻心。

    ??统帅必须料敌于先,他们不仅要预判对方的动作,还要提前算出对方的想法,唯有走一步看三步,才有可能获得对战局的掌控力。

    ??每一项决策都是重大的,每一份军令又都是艰难的。

    ??“现在我们有两个方案可以施行。除了再派精锐中路突进,就是增兵救援十三师与十一师。”

    ??黄远岱的话打断了赵宁的思索,“后者是稳重之策,不会打草惊蛇,如果有什么意外情况,我们能根据战况及时调整策略,再通过萧燕的反应判断她的想法。

    ??“最重要的是,我们能把她拴在前线,不让天元大军后撤。”

    ??赵宁沉吟不语。

    ??黄远岱说出来的确是老成之言,也是稳重打法,双方都不会受到很大刺激,连伤亡都是可以预估的。

    ??但赵宁并不满足于此。

    ??他的战局推演要更加向前。

    ??出动援军去增援十三师与十一师,固然可以改善后者的处境,但派多少兵马合适?

    ??派的少了,救援难免不力,伤亡会大;派的多了,可以把十三师与十一师救出来,还能相机给予敌人不小杀伤,但会不会吓着萧燕?

    ??现如今,除了先锋,天元大军的主力还没有临近百里走廊,他们想撤就能撤,这也是雁门山的晋军主力不好立即全面出战的原因。

    ??那么直接击破已经暴露的天元大军呢?

    ??击破不难,难得是大规模歼灭,发现情况不对劲他们可以退,顶多就是付出一些代价罢了,而几万人的战果还不至于决定战争胜负,赵宁不放在眼里。

    ??——歼灭天元大军而不是击败、击退天元大军,是这场战争中摆在赵宁面前最大的难点。

    ??退一步说,派出适当兵力,既保证己方伤亡不大,又确保不暴露太多实力吓着萧燕,把十三师与十一师救回来,这并非难以实现的方案——但是,在这之后呢?

    ??双方又回到了原点,战事得从头再来。

    ??在情况不对的时候及时止损,收兵回撤其实是明智之选,甚至是名将必备的素质。大军不可能每一次出击都大胜,不犯错才是最重要的,不败才能带来最后的胜利。

    ??但赵宁不想这样迁延时日。

    ??黄远岱看出了赵宁的顾虑。

    ??他沉声道:“救回十三师与十一师,然后退守雁门山,那么从萧燕的角度看,我们这次出战就是为了探知她的虚实,而她并未暴露太多力量,迷惑我们的目的达到了。

    ??“不出意外,接下来她会进攻雁门山。

    ??“我们让他们攻山、叩关,等到他们的兵马大规模到了群山之中,再全军压上雷霆出击,同样能够给予他们重创。

    ??“我们还能事先派出军队,从雁门山之外的地方左右大迂回,绕到对方后背,配合大军正面进攻,如此,此战必然能胜。”

    ??等草原之敌来攻,然后伺机反击,这对中原皇朝的军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战争局面。

    ??但赵宁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??如果他愿意接受这样的后续,那一开始就不用把兵马派到雁门山北麓,直接等萧燕展开攻势就好了。

    ??他道:“敌军进入山林战场后,大军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