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小侯爷的垂髫娇 第72节 (第2/3页)
往后能留在您屋子伺候。凡是在您屋里伺候,还怕见不着小侯爷吗?” 白念捂着她的嘴,教她不要胡乱说话。且不说她和祁荀这事尚未敲定,便是敲定,一日未成婚,她便不能伸这么长的手,去管侯府的事。 “有何好气的,往后留意些便是了。” 流音愤愤地‘诶’了一声,到底还是将白念的话听了进去。 “那我遣人去问问,小侯爷从宫里回来没。” 白念‘嗯’了一声,眼神落在一张素雅的请帖上。 祁荀的伤已差不多好了,他高热一退,便马不停蹄地着手朝野之事,一点儿都闲不下来。白念和孟氏劝了几回,他也没放心上,今晨醒时,已换上朝服,准备上朝入宫面圣。 白念得空回了一趟松笙院,甫一下马车,便瞧见一衣着鲜丽的妇人站在屋外等她。 一问,只是说下府折冲都尉于大人的内人窦氏。 窦氏给了她一张请帖,说是三日后府上正巧要办二公子的满岁宴,盼她去府上热闹一番。 白念惯爱宴席,尤爱宴席上难寻的珍馐,放在先前,她定是想也不想地应下了。 可前段时日,府里陡然遭受变故,这场变故教涉世未深的小姑娘缓缓长成,她眼中的人世,再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,凡事都得斟酌再才敢下决定。 白念才来绥阳几日,又不是绥阳有名望的世家女。窦氏能打探到她的住处,还向她亲自送来请帖,多半是瞧在祁荀的脸面。 可她既不识得眼前的窦氏,也不知晓窦氏嘴里的‘于大人’,若去,恐中了谁的圈套,若不去,又怕丢了祁荀的脸面。 究其去与不去,还是要问过祁荀才能有所定夺。 外边正是艳阳天,流音去了一趟东厢房,回来时,淌了一身热汗。 屋内置着冰盆,比起外边不知凉快多少。流音捻着帕子,不消一会儿便收了汗。 “小姐。料想朝中政事繁忙,小侯爷这会儿还没回呢。” 白念抿嘴,也没说个主意。自打回了绥阳,她这心总是七上八下,没个安定的时候。又适逢祁荀被人刺杀,她心里愈发不安,隐约觉得绥阳大抵是要出事的。 “横竖无事可做,我去问问阿玥罢。” 既是绥阳官宦人家的满岁宴,往她这儿递了帖子,自然少不了祁玥的那份。 祁玥自幼在绥阳长成,虽是养在深闺里的姑娘,亏得府里父兄皆在朝为官,二人议论政事时,她也毫不避讳地呆在一旁,耳濡目染久了,也能对上众臣的姓名。 “于霖这人,我倒是听过一二。官至下府折冲都尉,不算太高,可他生了一张好嘴,又会攀关系,大家也都愿意给他这个脸面。” 白念思忖着,将自己心里的顾虑和盘托出,祁玥听后,也觉得窦氏此举有些怪异。 “能将帖子递到你这儿,想必是经过多方打探的,可她打探你做甚么呀?” 白念自诩自己没有甚么可供别人打探的底细,撇去这层,唯一能想到的便只有她和祁荀的关系。 思及此,她收起请帖道:“届时我寻个借口推脱,省得惹出麻烦事来。” “不去似乎也不妥帖,反倒显得我们小家子气,上不了台面。不若我陪你同去,届时也好有个照应。” 二人又聊了一会,过了午后最热的时分,祁荀也打宫内回来,回后听闻白念着人寻过他,当下连衣裳也未及换,直接到了祁家二爷的府上。 祁玥见他一身朝服,嘴上连啧几声,向白念投去艳羡的目光。 白念赶在祁玥开口揶揄她前,立时拉着祁荀上了回府的马车。方才小步快走,上马车时,白念的额间已冒出一层细汗。 祁荀坐在她身侧,瞧她一幅毛毛躁躁的样子,恍然记起白念幼时学步不稳,跑向他时,横冲直撞的模样。 小团子扑到他身上,肉嘟嘟的小手一伸,两眼弯成月牙儿,嘴里含糊不清地喊着:“阿荀哥哥,抱~” 初时祁荀不擅与人交际,瞧见宁音黏着他,也不将此当做一回事。好几回他都冷着张脸,直接绕过宁音,逼得她乌黑的眸子顷刻落下泪来。 可宁音自小就不记仇,下回见了他,跟没事人儿一样,照例是小手一伸,甜糯糯地喊着‘阿荀哥哥’。 后来,他同祁展年起了争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