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41节 (第3/3页)
几分爽利劲儿,“我们心里尊敬少爷,这礼自是少不得的。” “你们总是这样谨慎,”金堂摇了摇头,道,“小宝可跟着回来了?这两日天冷,他也没在颍州待过,你们多看着他些,等过年时,你们再带他来,我有红包给他的。” “那就先提前多谢少爷了,”谢松见金堂少些,并不敢太放肆,青梅却知道金堂的性子,并不推辞,又道,“我们在京城时,什么都不懂,多亏了干娘帮忙,早先要回颍州,干娘舍不得小宝,还悄悄哭了一回。” 青梅干娘是金堂小时候的奶娘吕嬷嬷,金堂离京时叫她一家子帮着打理京城的小院子,李恪一直派了人盯着他们,每每传回来的消息,也总是好的,金堂心里满意,便也年年叫人特意往京城送了赏给他们。不拘多珍贵,总是叫他们知道,他这个做主子的没忘了他们就成。 “那吕嬷嬷可是哭早了,”金堂笑道,“等明年秋闱过后,至多后年,我就要上京,到时候你们一家也还是要跟我同去的。” 青梅闻言眼前一亮,道:“潘先生许少爷下场了?” 等见了玉书在旁悄悄眨眼,青梅忙道:“既如此,潘先生定是觉得,以少爷的才学,必可名列前茅,便是头名解元也可展望,才会许少爷下场。我等便只等着到时候少爷的赏银了!” “若真能应了,到时候我给你们一家包个大红包!”金堂虽觉得解元不大可能,可好话听着顺耳,也就不必计较这么多了。 玉书忙道:“少爷,大红包见者有份,我和墨书也在,可不能少了我们的!” “成成成,必然少不了你们俩,”金堂说着,也笑了起来。 几人又说了几句家常闲话,随后才是青梅夫妻向金堂讲述这两年在外头铺子、庄子上的见闻,与一些先做了处置的事情。 金堂其实早已看过他们的书信,只是如今由当事人亲口说出来,又是另外一番感受。 便是遇到一些违反规矩之人,他们的处置手段也叫金堂觉得不错,便也没再深究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,若连自己身边派出去的人都用不得,金堂便白瞎了那么多庄子铺子了。 话到最后,便是青梅又送了几本账本并一些银票交到金堂手中,道:“这是今年上半年的册子,正好我们要回颍州,便索性叫几个掌柜不必再叫人走一趟。” 金堂闻言点了点头道:“等过两日我得空了再看。” 青梅两个这才起身告辞,金堂直接叫了墨书玉书一道去送二人出门,顺便把一早就备好的赏赐给他们带走。 他自个儿留在屋里,则是先拿起银票数了一遍。 不多不少,足五万五千两。 作为京城半年的收入来说,已算是可圈可点,毕竟金堂不在京中,没什么新点子能用,只吃从前的老本。 不过这么些年下来,这些铺子口碑渐渐稳定,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,加上这些铺子和庄子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,足以应对各式突发状况,所以行情还算不错。 金堂暂时将银票锁进了平日取用银钱的匣子上层,单独搁置,预备等对完了帐,再行入库。 接下来的一个月,金堂陆陆续续收到了其他各地的账册,其中数江南富庶之地赚的最多,足十万两。北方苦寒之地最少,约合一万两。 等金堂亲自统计完账册,通算了一遍自己手上的现银,除开借给了姐夫他们的,与自己花用的,这些年积少成多,竟也还有七八十万两。若是加上给姐夫的,少说有百万不止。 金堂收了册子,将银票锁进库房,抱着钥匙在床上躺了小半日。 墨书两个以为他病了,唬得赶紧要去王府请府医来。 谁料金堂摆摆手,自个儿从床上翻起来,叹了口气,幽幽道:“早知道还叫青梅来帮我入账了,我这数完了存款,一想到日后做官的俸禄,便无心进学了。” 玉书两个对视一眼,道:“那可不成,您若不进学,还真等着明年王爷亲来接您不成?” “你们说得对,”在被烧得暖烘烘的屋子里,金堂不自觉打了个激灵,立刻清醒了过来。他放好钥匙,坐在书桌前道,“京城路远,还是不要劳烦姐夫的好。” 金堂正要读书,便听见外头院门响动,很快便听见一个娇软的声音怯生生问道:“四老爷可在?京城夫人送了年礼来,这一份是单给四老爷的。” “少爷读书时不许外人打扰,”金堂听见院里的小厮道,“你交给我就是,过会儿少爷歇息了,我再送去。” “那可不成,”那女声温温柔柔说道,“我家姑娘特意吩咐,要我亲自转交到四老爷手里的,既然四老爷这会儿不得空,我再等等就是。” 第五十七章 谢家金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