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72节 (第3/3页)
道:“吕先生的礼物好说,我还存了些古画,倒不必出去寻摸,倒是郡主那头……我也不知道郡主喜欢什么,不如姐姐心疼心疼我,帮我挑挑给郡主的礼物如何?” “我过会儿就叫人打听打听去,”谢斓一口应下此事,“等得信了,我再叫人给你传话。” 作者有话要说: 查资料真的会导致码字速度为龟速,最关键查了半天大半都没用上qaq 本章出现的婚仪风俗最后参考的是常建华所著《中国古代女性婚姻家庭》2020年10月第一版 -- 第九十六章 谢家金堂 谢斓打扮停当, 前头也传了话来,说是李铮夫妻与李钺夫妻都已来了,两人便领着金堂一道往前头走。 屋内除了李铮夫妻和李钺外,还有一名穿着石榴红裙的妙龄女子, 眼角与唇线微微上翘, 天生就是一副可亲的笑脸。这就是李钺的新婚妻子裴氏了。 见李恪等人进门, 屋里李铮等人都站了起来。等见过礼后, 有个难题就摆在了金堂面前, 他要坐哪儿。 他从前坐在李钺上首, 如今那位置倒是也空着, 可今日裴氏头天进门, 金堂便有些犹豫。 李钺见状, 喊道:“小舅舅你愣着干什么, 快过来坐着啊。” 金堂见一屋子的人都盯着自己,快步走了过去坐下。 见金堂坐下, 李钺才笑道:“从前是什么样,如今还是什么样, 小舅舅你可别跟我拘礼。” “这不是你新婚燕尔吗, 我坐旁边岂不是太打扰你们了些,”金堂小声说着偏过头,正对上裴氏审视的目光。 金堂被她这眼神看得有些不舒服,便转了回去,只盯着地上。 李钺觉得不对,回头看了裴氏一眼道:“你昨儿应当见过,这是我小舅舅,从小和我一起长大的。昨日你颇喜欢的那几首催妆诗,都是小舅舅的手笔。” “原来是小舅舅, ”裴氏笑起来时,眉眼弯弯,眼睛里像是落了星子,“多谢小舅舅,你那几首诗,我都很喜欢。” 有她审视的眼神在先,金堂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,此刻再听裴氏说话,便都减了三分趣味:“喜欢就行。” 李铮见金堂兴致不高,忙问一旁的侍从:“可准备好了?” “俱已准备妥当,”侍从应了一声,在李恪与谢斓面前摆上小几,又在小几后放了蒲团,请李恪夫妻净手后,才捧着装着粳米、羹汤和酒水的托盘上前等候。 裴氏见状,赶忙起身在小几后的蒲团上跪坐,先取了粳米饭分别递到李恪与谢斓面前,道:“请父王、母妃用饭。” 装着粳米饭的碗中有小勺,那米饭也只堪堪在勺中沾上几粒,李恪与谢斓象征性用了一口,便撤了下去。 粳米饭后的羹汤,也是依葫芦画瓢,走个形式。 到了酒水之时,却不是裴氏敬献了,而是谢斓亲自起身,取了一小杯酒递到裴氏手中,而后才给自己与李恪各取了一杯道:“你与行知既成夫妻,便好好过日子,若他有欺负你的,便来说与我听,我替你做主。” 谢斓说罢,与李恪一同饮尽杯中之酒。 “多谢母妃,”裴氏道完谢,也将杯中酒饮尽。至此,拜舅姑礼,算是成了,李钺方亲自上前扶了裴氏起身。 等坐了回来,李钺方同金堂道:“得亏本朝简化了拜舅姑礼,不然咱们今儿一早上都得耗在这上头。” 裴氏在一旁听见,道:“都是应有之仪,若循旧制,也未尝不可。” 听见这话,金堂忙道:“还是别循旧制了,姐姐姐夫可从没有叫旁人吃自己剩菜剩饭的习惯。” 旧制里,完整的三饭之礼,撤掉公婆吃剩的食物后,公公的余食直接由陪嫁吃完,新娘却也是要吃些婆婆的剩菜剩饭,才会让侍女继续吃完剩下的。 若遇到作践人的人家,所有剩菜都让媳妇吃掉也不是没有,甚至直接变成儿媳以后只能吃剩饭剩菜。 正是因为这样的事情多了,旧制才会被慢慢简化,只变成一种仪式。甚至在许多人家,都只采用敬茶礼了。 “金堂说的不错,”谢斓道,“咱们家里的孝心,不必用这样的形式来表达。” 裴氏闻言连忙起身行礼:“是,儿媳知道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