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品容华_第12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2节 (第1/2页)

当然,这等大事,自有龙椅上的宣和帝还有贺家上下操心,轮不到百姓们吭声。不过,贺三公子的狼藉声名,可见一斑。
  ……
  前世,程锦容十八岁之前,对贺三公子只闻其名,两人从未见过面,也从无交集。
  后来,她被替身换出天牢,易容改扮,仓惶逃离京城。她的身边,只有甘草相伴。
  主仆两人,皆是年轻女子,且披星戴月兼程赶路,引起了一伙贼人的注意。七八个贼人沿途尾随,欲抢夺财物。甘草一人难敌众贼,眼看主仆就要落入贼人之手。
  就在此时,一个少年领着数十侍卫现身,长刀闪起寒光,几个照面,便将贼人杀得干干净净。
  乌云遮蔽,暗夜无月,只有几点稀疏暗淡的星光。
  冰冷血腥的杀戮,也被黑夜掩盖。
  身着黑衣的少年,手中长刀不停滴落鲜血,一双黑眸中杀意尚未完全褪去。令人心惊胆寒。
  “多谢公子相救。”她惊魂未定,走上前谢恩:“不知恩人贵姓大名?来日若有机会,我一定报答公子救命之恩!”
  抬眼时,她被黑衣少年脸上狰狞的刀疤吓了一跳。
  那一道刀疤,自额头斜至下巴,刀疤还未痊愈,血肉略略外翻,愈发狰狞可怖。少年的右眼被黑色的眼罩罩起,显然一只右眼已废。
  匆匆一瞥,黑衣少年满身戾气凶狠,犹如一匹受了重创的狼。
  她并未如其他人一般露出惊惧嫌恶之色,黑衣少年狠戾的面色稍缓,沉声道:“随手为之,不必放在心上。”
  然后,黑衣少年翻身上马,策马离去。
  几十个侍卫也一并策马离开。
  她在原地站了片刻,转身之际,脚下忽地踩中一个硬物。捡起来方知,竟是一块羊脂玉佩。
  质地上乘的羊脂玉佩,价值千金。
  玉佩微凉,握在手中圆润光滑,在暗夜中闪着莹润的光泽。玉佩上,刻着一个贺字。
  原来,救命恩人姓贺。
  她默默收好玉佩,和甘草继续连夜赶路。
  原以为,她和救命恩人只此一面之缘。没想到,一年之后,她和他再次相遇。
  当时,边关被鞑靼骑兵入侵,鞑靼骑兵四处烧杀抢虐。骑兵过处,浮尸遍野,犹如人间地狱。
  父亲程望引走骑兵,她含泪躲在水井的暗道里。待到后来,一切平息,她出了水井,父亲已经死于箭下。
  父亲的尸首边,还有十余个鞑靼骑兵的尸首。那些尸首,皆被锋利的长刀所杀,尸首分离,死状凄惨。
  右眼蒙着眼罩脸上一道狰狞刀疤的黑衣少年,手中长刀染满鲜血,闪着令人心惊的寒光。
  她跪在父亲的尸首边恸哭。
  黑衣少年握着长刀,在她身边停了片刻。然后沉声道:“对不起,我来迟一步,未能救程军医性命。”
  “边关大乱,朝不保夕。你随我走吧!至少,我能保你性命无虞!”
  她恢复昔日装扮,他并未认出她是谁。
  或许,他至始至终,也未将一年前救她一命之事放在心上。在他眼中,她是远道来投奔程望的远亲侄女容锦。
  她抬起红肿的眼,沙哑着声音道:“多谢贺公子美意。我哪儿也不去,就在这儿待着。”
  她背负血海深仇,更名易姓,苟且偷生。身份见不得光,不能拖累救命恶人。
  黑衣少年沉默片刻,低声道:“其实,我也一样无处可去。”
  边关被鞑靼铁骑踏破,平国公战死,十万边军溃败,死伤无数。宣德帝被逼无奈,割让半壁江山,换来一时苟安。
  贺家成了大楚朝的罪人,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!满门被斩,株连九族!
  他一直躲在边关,这才逃过一劫。
  贺家已经没了,不管爱他还是恨他的贺家人,都去了黄泉地下。只留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在世间。身边仅有几十个忠心耿耿的侍卫罢了。
  如何报国仇家恨?
  这样活着,又有什么意思?
  第十五章 前缘(二)
  黑衣少年的声音里,透出疲惫苍凉。
  她感同身受,鼻间泛酸,双目一红,又落了泪。
  国破家亡,双亲俱亡,只剩她孤零零的一个人。这种孑然一身满目茫然的滋味,唯有个中人才能体会。
  一对伤心人,一个沉默不语,一个垂泪恸哭。
  他亲自动手,和她一同掘地挖坟,将程望的尸首下葬。
  她哭肿了一双眼,嗓子也哭哑了。
  临别时,他将身上所有的金银都留给了她。她一怔,下意识地推辞:“不用了。我会行医治病,能养活自己。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