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三郎看病 (第3/4页)
郎挥挥,“快来帮我。” 卫青脚一顿,低头看向小孩,“不准找帮手。” “舅公也可以找帮手。”二郎道,“舅公可找姑婆和父亲。” 卫青顿时哭笑不得,道:“太子,你这个儿子也很聪明。” “他是很聪明。”太子道。 卫青:“你没明白。皇上以前说比起大郎和三郎,二郎有些平庸。皇上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啊。” “仲卿此话何意?”平阳长公主不明白。 卫青:“你二人的棋艺不如我,找你们帮我对我无益,还会打扰到我。大郎和三郎的棋艺远远超出二郎啊。” “这孩子——”平阳长公主转向二郎,见小孩小脸通红,很是不好意思,诧异道,“真是个聪明的孩子。” 二郎躲到三郎身后,“还下不下啊?舅公。” “下啊。”卫青道,“你执白子还是黑子?” 二郎:“舅公是长者,舅公先选。” “你是晚辈,理应你先来。”卫青道。 二郎:“谢谢舅公。”棋盘摆好,二郎拉着他兄和他弟坐到卫青对面。 太子见状,摇头叹气:“你们欺负长者啊。” “我们仨加一块才二十一岁。”二郎道。 卫青笑了,“是,我的岁数的一半都比你们仨加一起大,算不上欺负。” “舅公让我阿兄赢,我给舅公号脉看病。”三郎突然开口。 卫青拿黑子的手抖了一下,险些把棋子扔出去,“你给我号脉?你会看病?” “会啊。”三郎原本不打算提他懂医术,哪天太子病了,他给太子号脉也是要解释,不如今天说了,以后也好时常给卫青看病,“我看过医书。” 太子面朝南而坐,扭头看向他左边的三郎,好笑道:“你看过几页医书?” “看过好几页呢。”三郎道,“母亲说孩儿和太医一样厉害。” 太子眉头一皱,难不成史瑶交过三郎什么,“你母亲都不会把脉,如何教你?” “母亲不懂,才说他厉害。”大郎插科打诨。 卫青笑道:“我现在身体很好,改天病了,三郎再帮我看看。” “所以舅公今天不会让我阿兄赢了?”三郎道。 太子揪一下他的耳朵,“调皮!合着在这里等着你舅公呢。不准说话了,让二郎自己下。” 二郎自己下,但是落子之前看一眼大郎。随后卫青发现,大郎和三郎不说话,小动作不断,时不时戳一下二郎的胳膊。 卫青看他俩,大郎和三郎一个比一个无辜。卫青的长孙比他仨还大一岁,跟二郎下棋就如同逗孙子辈玩,卫青自然不好斤斤计较。 不计较,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卫青这盘棋下的有些头痛。太子是知道卫青棋艺如何,见卫青时不时犹豫,不禁认真观看,看一会儿,心中十分意外——他的三个儿子比他知道的还要聪明。 申时左右,太子带着三个小孩回到长秋殿,打发三个小孩去偏殿,太子就去正殿卧室里找史瑶。史瑶下午闲着没事,就把关于酱的食谱写出来。 太子到卧室里,史瑶正在写。太子勾头看一会儿,见史瑶一直没发现他,才出声:“写什么呢?” 史瑶的手一抖,一个“酱”字变成一个黑点,“殿下回来了。” 太子“嗯”一声就问:“三郎看过医书?” 史瑶楞了一下,反应过来就问:“三郎给殿下把脉了?” “没有。”太子把几个小孩在卫青府上说的话大致说一遍,“他给你把过脉?” 史瑶:“是呀。和太医说的一样,也不知道他在哪儿看到的。” “医书不是你给他的?”太子说着,猛地想到他和史瑶卧室里的书都是他从长信宫拿过来的,史瑶很少去长信宫,他也没在长秋殿看到过医书,“那孩子不会是在宣室看的吧。” 史瑶:“有可能。按照殿下刚才说的,郭昌走之前水车可以做好,不如让郭昌带走。殿下改日再吩咐木匠做两个?” “这事孤记下了。”太子道,“三郎年龄还小,他会把脉,你也别听他的。他要给你开药,你也不能用。” 史瑶笑道:“他小妾身不小。过两年三郎长大了,他给妾身开药,妾身也会拿给太医看。” “你知道就行。”太子道,“孤现在去宣室。” 史瑶:“曲辕犁?” “是呀。”太子道,“过几日就过节了。节后三个孩子学骑射,不能在长信宫学,孤还得令人找个安静宽敞的地方,还得给他仨选三匹小马驹。事情太多,孤怕把犁给忘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