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04节 (第3/3页)
儿有错在先。” 【唉,我这张老脸在陛下面前是丢尽了。】 元清帝更加断定张瑄做了极严重的错事,老夫人怕影响张家,所以以退为进,道:“老夫人高洁,此事朕允了。” 瞧向窗外,淡淡道:“既然老夫人不做追究,便饶她一命,将人拖下去。” 梁平安几乎瞬间就停了手,看着腰下血迹斑驳的夏婵,慌乱了一瞬,忙蹲下身去看她的脸,见她眼睛半睁还有呼吸,顿时松了口气,立刻招呼小太监们小心将人抬走。 他下手有分寸,应该没伤着筋骨,有长乐公主的止血药,很快就能好,只是得忍着些疼了。 这会他也渐渐恢复了理智,陛下既然让他动手,显然并不是想要夏婵的命,夏婵这样,吃些苦头也好。 而且连他自己也该反省反省了。 元清帝不知道张瑄究竟做了什么能让安国夫人豁出脸面来求他,但既然能让安国夫人心里连声感叹丢脸,想必定然是极严重的事,本打算将此事揭过,这会听着老夫人的心声,却反而想查个清楚了。 便没有立即放安国夫人离去,而是拉着她聊了起来:“老夫人近来身体可好?” 安国夫人咳了一声:“唉,还算健硕,只是比不得从前了。” 正东拉西扯聊着,元佩进宫来了,元清帝立刻将他宣了进来。 元佩进来见到安国夫人愣了下,行了礼道:“臣失职,无法给出张三郎的尸检报告,还请陛下降罪。” 【来找陛下?果然有问题!】 元清帝挑眉:“为何?” 元佩道:“臣与杨院使去到承恩侯府,张三郎已经大殓,承恩侯并不愿开馆验尸。” 就他所知大魏人死后第一日大都先小殓,即招魂、沐浴、裹尸等,一日或三日后,才会大殓,装入棺中,张三郎凌晨断气,到他们上门才不到半日,却已经大殓,而且承恩侯各种借口拦着不让他们验尸,实在可疑,但他和杨院使又不能硬闯灵堂,便只能趁机脱身,让杨院使稳住承恩侯,他来找元清帝报信。 【糟,这孽障,该让查才对,遮遮掩掩才引人怀疑。】 安国夫人目光微变,见元清帝看过来,脸色黯然道:“时远骤然丧子,只怕一时接受不了这个打击,行事慌乱了些,还望陛下莫怪。” 张瑄的父亲张召,字时远。 只怕不是慌乱这么简单,元清帝眯了眯眼,若非他能听心,只怕也会碍于老夫人的求情将这件事抹过去,但听着她的心声,却不愿了,只是当着老夫人的面他并不表露,只淡淡道:“老夫人也请节哀,既然瑄哥儿是病逝,便不扰他安眠了。” 等送走安国夫人,立刻招来谢同,吩咐他和元佩一道去调查此事。 锦衣卫出马,很快调查出了真相。 元清帝本以为张瑄如安国夫人所说做了些寻常欺男霸女之事,哪知张瑄做的远比这要严重许多。 原来张瑄竟有特殊嗜好,喜欢殴打鞭挞女子,就锦衣卫调查出来的,张瑄从十四岁起,身边的丫鬟几乎每半年就会少一个,说是放了出去,但锦衣卫走访时并没有见到这些被放出去的丫鬟,相反这些丫鬟的家人日子过得越来越好,有些甚至毫不避讳表示发了财,但仔细调查起来,他们口中所说的发财来路皆是假的。 锦衣卫费了些功夫,从其中一家丫鬟的妹妹口中得知了真相,她姐姐根本没有被放出来,那妹妹猜测姐姐是死在了承恩侯府。 许是怕丫鬟消失多了会被觉察,自两年前起,张瑄身边的丫鬟不再消失,反而是他纳的小妾,接连病逝了三个,一个失足溺水,一个小产,一个得了急症猝死,为此张瑄的夫人还得了妒妇的名头,都怀疑是她心狠手辣容不得妾室。 元佩偷偷开馆验了尸,这些人的死都有蹊跷,死前都受过殴打,甚至从最后病死的那位身上验出了明显的虐待痕迹。 但那些消失的丫鬟却不翼而飞,锦衣卫们猜测可能埋在了张府。 元清帝果断下令搜查。 谁曾想竟从张府一处荒院的枯井里挖出了近二十具女尸,经元佩验过,生前全都遭过残忍的虐打。 消息一出,满城哗然。 元清帝大怒,直接吩咐大理寺立案,对张瑄开馆验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