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一样的导演[娱乐圈]_第120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20节 (第2/3页)

地对节目导演说道:“导演,收视率已经过4%了。”
  对于地方电视台而言,4%已经是一个可望而不及的甜文数字。对于《艺术之旅》来说这也是今年的峰值。
  导演知道这一期的剧情有多么爆炸,他说道:“不要急,你等着看吧。”
  “《艺术之旅》,人生之路。大家好,我是主持人刘晓明。”
  刘晓明是一名特别端庄的中年男子,他用标准的微笑说道:“今天我们邀请了两位很特殊的嘉宾,一位嘉宾是我们华国电影电视特效的创始人,李德天老师。另外一位则是我们新一代导演代表,秦砚导演。”
  《艺术之旅》的现场也有大量的观众,所以在说出了二人的名字之后,现场便开始疯狂鼓掌。
  主持人继续对二人进行介绍。
  “李德天老师曾经编写《国内特效史》,入选国家21世纪大学教材,被国家图书馆收藏,甚至被灯塔国多所大学列为参考书目,是一本兼具美学与历史学的书籍……”
  “秦砚导演则是……”
  只要是搞学术的人,都知道《国内特效史》所获得的各种成就代表着什么,只要有这么一部书,留名青史两百年不成问题。
  而这也是李德天一生成就的缩影,因为他就是历史。
  只能说国家电视台就是国家电视台,起码刘晓明介绍两名嘉宾的时候,鼓掌的音量几乎不相上下。
  要知道单论粉丝数量、年轻人了解的程度,明显是秦砚碾压胜利。
  而在场看过《国内特效史》的观众屈指可数,知道李德天成就的同样寥寥无几。
  在这种情况下,二人的欢呼声还不相上下,起码表达了对于李德天这位老前辈的尊重。
  因为这一次节目的主题是“跨代对话”,所以说秦砚和李德天就坐在两边的沙发上,而刘晓明作为主持人则坐在中间。
  秦砚和李德天所坐的位置就有一种对立的感觉。一左一右,双方见了面也仅仅是点头之交,看起来气氛就不怎么对付。
  在简单的介绍后,刘晓明先是很官方说道:
  “两位都是对于特效电影特别了解的工作者,能不能和大家聊一聊特效电影到底是什么?”
  这个时候屏幕之上先后放了两段特效剪辑,其中有一段由李德天在介绍,他们以前拍摄电影、制作特效所用的各种道具。
  比如说像干冰机的云雾效果、真实炸药的爆炸、塑料制作岩石、血液道具等等。观众们这才明白,原来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特效,竟然如此的复杂。
  特效可不仅仅是使用电脑技术,只要是人工制造出来的假象和幻觉,都可以被“影视特效”。
  甚至观众们在看到这些录像的时候,立刻回想起自己小时候所看到过的各种电影、电视剧,《西游记》、《天龙八部》、《蜀山传》等等,一一浮上心头。
  李德天有些语重心长的说道:“我们当年做特效是一件相当艰苦的事情。没有那么任何的人告诉我们该怎么做,我们全部靠自己的想象力去解决问题。”
  “有的时候睡觉都在想某一个画面该如何实现,而且还要节省经费。”
  “当年拍电影投资本来就不高,很多时候连演员的工资都没有办法保障,用于道具、特效方面的资金就更少。”
  看到这些的时候,屏幕之前的朱梦薇和王晓敏这一对母女也在感叹国内特效的不容易。
  她们俩看过太多国内的电影、电视剧了,听李德天这么一说,瞬间有了不少了解和感悟。
  介绍完了以前的特效制作后,刘晓明立刻让秦砚进行介绍。
  秦砚也不含糊,讲起特效制作,头头是道。《艺术之旅》又播了一段现代意义上的特效制作,包括绿幕特效、电脑特效、表情捕捉等等。
  而秦砚则会在一旁用冷静客观的声音给大家解释这些特效的特点、技术、价格、前景等等。
  秦砚和李德天的风格明显不同,他会直接的说这些特效如何制作,用到什么样的软件,哪些公司拥有相应的技术。
  如果说李德天的介绍是对包含深情的历史长叹,那么秦砚的介绍则更加像全面详实但是不带主观情绪的教科书。
  刘晓明笑着说了一句:“秦砚导演,现代电影的特效制作特别昂贵对吧?”
  秦砚点了点头说道:“的确是这样的,因为现代电影的演员、剧本都已经相当成熟,电影想要吸引观众的情绪,最直接和简单的办法就是在画面上下功夫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